9.3.06

JPA官员深谙面试之道

(写于2005年6月10日)

很多人都怕面试,面试者怕失败,面试主管也怕看走眼,请错人。无论如何,面试毕竟是筛选人才的有效方法,可让面试者自我行销,也让老板找到适合的人才。古代中国的经典“面试”例子多不胜数,包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如孔子周游列国推销学说、商鞅晋见秦王要求实行变法、“老板”刘备三顾毛卢去请“大牌员工”诸葛亮等等。

这里还要讲讲曾国藩,他是十九世纪中叶的清朝一品大官,他领导的湘军和太平天国使着殊死战斗之际,他有感人才缺乏,须着手提拔有潜质的后起之秀。有一天曾国藩召三名同是进土出身的下级军官入帐晋见,姑且称这三人为甲乙丙。曾国藩故意冷落他们,只顾着埋头案前批文件,暗地里却在观察着。三人在帐前坐了两个时辰,甲等得不耐烦了,脸露愠色,站起便走了;乙站起来,欲言又止,又再坐下去,反复数次,始终没有发作;丙的气声温和,一动也不动地端坐,大气也不敢吭一声。

知道曾国藩最后选择了谁?照曾国藩的讲法是:甲性格急燥,可为勇将,但无谋略;丙乃一介庸才,毫无主见,只可在军中做些杪录誊写的文务;乙有勇有谋,知道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该出手,懂得随机应变,是可造之才。

曾国藩不愧为一代枭雄,在官场打滚多年,相人之术自有一套,他素以认人犀利,眼光独到著称。甲乙丙三人后来的际遇真如他所料,而他的帐下的确是人才济济,这些人才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最近我国的优秀生申请公共服务局(JPA)奖学金被拒,虽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类事件,但也引起了华社的轩然大波。处理过无数上述个案的马青总团教育局主任魏家祥博士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申请者的面试表现是成败的关键所在。部分落选的优秀生也对传媒表示,他们“感觉上”认为他们的面试表现“应该没问题”,原因是面试官员的“主观判断”才造成优秀生落选。

执政党、在野党、华团、非政府组织都纷纷通过传媒对公共服务局展开口诛笔伐,他们都质疑有关当局的遴选过程是否有黑箱作业,不一而同地大骂官僚种族主义挂绩效制之名,行固打制之实,导致优秀生落选,造成人才外流,削弱国家竞争力……

笔者主观地认为,大家都认为面试官员的“主观”造成优秀生落选,其实这种想法何尝不也是一种“主观”?古代中国人的面试例子,“主观”成份还是占了主要地位,连曾国藩这样厉害的人物,在遴选人才的过程中,也还不是片面地根据面试者的反应和处事态度来做判断?

现今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求职很困难,在中国甚至还发生过数千人争夺一个工作岗位的奇观,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各种严峻及千奇百怪的面试都有,广州一个老板请女秘书,为了考面试者的胆量,在面试过程中中放出一只老鼠,吓得那位来面试的小姐花容失色;河南一个工厂老板要请5个主管,却有几百人来应征,老板故意让他们饿了几个小时,再请他们吃饭盒,最先吃完的5个人直接录取,理由是老板认为进食速度快等于消化能力好,身体健康的人工作效率自然高。从以上例子来看,每个面试主管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以外人角度来看,这样来选才,“客观”到哪里去?

人有七情六欲,有情绪就会影响判断,JPA面试主管也是人,要他做到绝对客观是强人所难的。犹记得去年的128事件发生之后,某位高官就说出了政府面试官员“忍痛割爱”的“苦衷”:“有些人优秀生根本就怕血,却抱着满脑子功利主义思想来面试,以为当医生一定能赚大钱,殊不知自己根本不是当医生的料。”这话真是一语中的,政府要栽培一个医生要花很多钱,不是成绩好就适合当医生的。在英明的首相极力倡导绩效文化的努力之下,相信没有几个JPA面试官员但敢拂逆他老人家的意愿,肯定会“选贤与能”和“唯才是用”的,而且还一次过地否决了数位全国排名前25名以内的优秀生的申请,其辩人眼光之利世间罕有,相信曾国藩再世也会自叹不如。政府应该安排这些JPA面试要出来现身说法,厘清误会,说明一下他们否决优秀生的原因,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兴趣知道的,否则年年都要劳烦华裔领袖为了这些事奔波劳碌,小民实在于心不忍。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