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09

马华的一九四九

阅毕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心中感慨万千。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无数个体和家庭被无情的国共内战撕裂,影响所及不仅是两岸三地的千千万万老百姓,也决定了南洋数百万海外华人的未来命运。

1949,这个年份对炎黄子孙而言,具有深刻的历史涵义。那一年,中共在北京建立政权,国民党溃败到台湾;那一年,冷战格局的确立,促使马来亚英殖民政府加速进剿以华人为主的马共;那一年,许多华侨因中国赤化的政治因素,面对回不了家乡的窘境,成为滞留异乡的弃民;也就在那一年,在英殖民者和马来激进民族主义同时质疑华人对这片土地的忠诚度时,马华正式成立。

马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马华,指的是马来西亚华人/华社,“马华文学”即在此广义的范畴内。狭义的马华,指的是马来西亚的执政党之一的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公会,这也是一个令华人又爱又恨的政治符号。本文先浅论狭义的马华曾在历史上起的作用,至于广义的马华在颠沛流离时代被伤害的个体经历和口述历史,则希望龙应台期许的马来西亚版《大江大海》能尽快出现,以填补这一块盲区。

无论当今华社对马华公会的评价如何,回溯到1949那个年代,学界公认马华公会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因为它首先解决了当时华人最棘手的政治问题-身份认同。



独立运动如火如荼的时期,大部分“新客华人”仍以中国为认同中心。在当时华人普遍存有“落叶归根”思想的情况下,熟谙国际规则的马华创党人陈祯禄深知,作为这片土地的开拓者,若没有适时通过政治途径参与争取独立和建国的过程,华人在国际法上就只能被列强公认为非法或合法的外来移民,因此他主张华人必须爱惜自己的开拓主权去认同当地,以享有平等的公民地位。


陈祯禄与英殖民政府谈判、与友族领袖博弈、与华社同胞沟通时,一再强调华人在文化上必须落叶归根,而政治上必须本土认同,如此的认同也会导致连同文化和政治一起落地生根。他根据现实提倡“马来亚人的马来亚”,劝告华人在政治效忠取向的大是大非前,固然不能选择共产中国,也不必选择国民党中国,反而应该是在什么地方开拓和成家立业,就应该留在什么地方发展、贡献和回馈当地。这种论述在当时取得巨大成功,大批早期潜伏马华的国民党人不是分裂、掉队就是转化成为坚定的马来亚新生国家的公民。

陈祯禄开创了华人移民海外的一种独特的政治斗争模式,使到作为开拓者的华人获得法定的公民地位,不再漂泊流离和受其他族群质疑。吊诡的是,当年解决华人身份认同问题的马华公会,今天却面对华人质疑马华公会政治代表性的认同。后代领袖不断展开无关宏旨的内耗,不断侵蚀老祖宗残留下来的政治遗产,使华社已到可以考虑没有马华公会的临界点,这也是正处于党争漩涡的马华衮衮诸公必须正视的危机。

星洲日报/言路‧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