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08

从许文强、李登辉、安华到阿都拉

小时候看《上海滩》时,只懂得看黑帮火拼的刺激场面,对其中的江湖恩怨、儿女情长并不怎么了解。长大后再看《新上海滩》,终于对主角许文强的内心世界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作为一个典型的热血青年,许文强身上怀着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抱负,痛恨黑暗的时局,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学生运动,但遭到当局的无情镇压,还白白坐了三年监狱。

他在狱中想得很清楚,在讲究实力、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他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出狱后的他,思想起了变化。他在报国无门时转去江湖拼杀,想要以自己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然后功成身退。他知道,只有达到权力的最高峰,才可以改变一切。他不断地在江湖中厮杀,不断地累积实力,不断地扩大地盘,但他也在一步步往上爬的路上迷失了自己,他已经不是原来的他。最后许文强倒在乱枪扫射之下,他的人生理想最终幻灭。

在台湾也有一个翻版许文强,不过这人倒是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1988年,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在病重弥留之际,旁人问他要指定谁为接班人,他在迷迷糊糊之中口齿不清地说:“你等会…你等会…”,原本意思要等多一会儿,但人家就听错了。就这样,李登辉就在蒋经国一命呜呼时继承大统。上述的路边社版本虽不足为信,但李登辉最终成为国民党江山的送终人,倒成为了历史定论。

李登辉打从心里就痛恨国民党,这可从他退出国民党后的言谈举止中看得出来。他在青年时代深受日本皇民教育影响,家中还有一个哥哥为天皇玉碎殉国而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后来又经历过白色恐怖的228事件等等。从他的经历看来,他压根儿都不会喜欢国民党的高压统治,但他在蒋经国大量吸纳本省精英时决定加入国民党的当儿,脑袋里可能和许文强有同样的想法,那就是要攀到最高权力然后才改变一切,结果他竟然办到了。

2000年,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倒台,身为最高领导人的李登辉竟然还为结束“外来政权”统治而高兴。他担任党主席的12年间策划了国民党的几次大分裂。1993年,新党脱离了国民党。1996年,李登辉极力排挤宋楚瑜,导致国民党元气大伤。李登辉在一手毁掉国民党的同时,还一直暗中扶持民进党的阿扁上台。所以当时有人说,李登辉是“爱扁在心口难开”,民进党实际上是喝李登辉的奶水长大的。

回到我国,其实也有这样的人。当年安华把回教青年运动搞得如火如荼时,突然被马哈迪招安,安华当时想的可能就是“打进巫统,纠正巫统”的那一套。结果他在短短几年内就攀上党内第二高位,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在他距离最高权力只有一步之遥之际,他突然被昔日的政治恩师打入十八层地狱,差点永不超生。后来新首相阿都拉“宽大为怀”才释放安华,驸马爷凯里还亲自上门把护照递给安华。安华和公正党同志当时对阿都拉可说是感激涕零,尽说他的好话,如蔡添强就曾把阿都拉比喻为李登辉,判断他会开放更多机会给在野党,加速大马民主化进程。

当时没有人当这种话是一回事,但308之后,安华咸鱼翻生,在野党势力大增,老马辛苦打下的国阵威权体系江山差不多就要拱手让人,家族和回教党有深厚渊源的阿都拉(其父亲和祖父都是回教党创党元老)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如果有人说国阵里有个超级无间道,我肯定相信有这回事。
星洲日报/六日谭‧2008.09.024

20.9.08

V怪客安华


最近重看前年上映的电影《V怪客》(V for Vandetta),发现其情节与我国目前政局的发展,有极其相似之处。

这部虚构的电影讲述一个法西斯政党通过策划惨绝人寰的“恐怖袭击”阴谋,牺牲了数万人的性命后,打着“反恐”的旗号,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而上台执政。随后他们动用国家机器去残酷镇压反对派,并严密控制媒体和舆论,以掩饰当年阴谋的真相。惨案的幸存者V怪客策划一系列颠覆活动,激化执政党内斗,并不断揭露真相,最后成功唤起人民起义去推翻极权政府。

古里怪气的怪叔叔V在戏中的谋略,在我国已成现实。安华不但胡须像他,连操盘手法也像他,那就是运用政治人类学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原则:制造权威(Authority)来压制权力(Power),用文化冷战让民众质疑政权的合法性(Legitimacy),这就足以酿成政治大海啸。权威来自信任和同情,在野党成功塑造出弱势者及捍卫民主的权威形象,如安华这种受过政治迫害和进过监牢的受委屈人物,再配合有理想的青年才俊(另类的权威),以对付整个权力架构庞大的政府机器。

在文化冷战的战线上,这几年民间团体出版了很多我国近代政治史的学术著作和回忆录,从根本上否定联盟对争取国家独立的贡献,并将其定义为英殖民主义代理人;另外就是将官方定义的513种族流血冲突诠释为政变,是当权者为了保住政权而有组织性地屠杀华人,然后嫁祸给马来人的阴谋。这种说法能将种族的对立情绪,转化成质问国阵法统合法性的情绪。

由此,年轻一代根本不怕513的吓人鬼故事,用513这个政治符号来恐吓老一辈选民也无法再奏效,大家反而会更放心地投反对票以宣泄不满情绪。另外,越来越多的马来中产阶级对巫统的贪污腐败越来越反感,他们也渴望安居乐业的和平环境,不会再对巫统的种族性诉求闻风起舞,这使民众普遍上对暴乱的恐惧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在野党不断地组织街头游行和集会,让人民习惯性不再怕政府、不相信会有暴乱发生,以此否定治安权威,继而使政府无能制止非法集会,也就带来越来越轻蔑政府权威的循环效应。他们吸取了1999年烈火莫息运动的教训,坚持两个斗争原则,那就是有“堂皇的公众理想”以及“保持和平及有秩序”,而且还不能过度激烈和暴力,以免执政当局来抹黑。

他们以“群众意志”作为权威去对抗权力,因此,策略上不能针对某个概念上的道理或政策,而是必须有具体攻击目标(如不公平的选举制度),才能制造向心力。在野党不断突出一个具体例子制造人们对整体体制的不满(兴权会案例),打破体制权威;同时,又会以某个人(首相阿都拉)代表体制(巫统霸权),从打破这个人的权威,也就否定其体制的权威。

308后,国阵体制合法性基础已摇摇欲坠,随后安华的916攻略令巫统内部阵脚大乱,结果逼到他们用内安法令去捉人,但这只会制造越来越多像安华这样的“悲剧英雄”。根据各国民主化经验,有“悲剧英雄”光环的人是最难被人身攻击的,因为群众的同情心理,会使“悲剧英雄”身上的缺点被“免疫”。因此,巫统想唱衰安华916变天跳票的策略恐怕收效甚微。另外,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巫统领袖不断出来扰乱局势的手法也是失策,民众在当今乱局下难免会产生“救世主情结”,渴望有人出来终结乱世,但这个角色肯定不会是执政党。

V怪客在片中掀起“骨牌效应”的那一幕震撼人心,他不断强调“记住11月5日”的口号,成功突破民众怨气的临界点,成千上万忍无可忍的民众戴起V怪客面具走上街头冲击政权,不得人心的政府最终崩溃倒台。这种手法,与安华的916诉求,和公正党发动统一颜色制服的街头示威,何其相似。

时日无多,国阵要挽救政权合法性的最后救赎,就是立即摒弃狭隘的单元主义政策,兑现2004年大选承诺,改善行政效率和大力肃贪,并搞好国家经济,以政绩挽回民心,这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否则,若继续偏离中道,倒行逆施,导致天怒人怨,到时神仙也难救。

(原投于星洲日报六日谭专栏,报馆临时退稿,在此原文照登。)

12.9.08

马华的出埃及记


最近有人比喻华人是犹太人,好,就说说一段犹太人的历史。

公元前1500年,摩西带领犹太人越过红海,逃过法老王的追杀,踏上回归家园之路。

当时内部一些人对摩西的领导不信任,因为长期在埃及的奴隶生涯使他们变得自卑和懦弱,并对民族前景失去信心,不再相信上帝的教义。面对浩瀚无垠的沙漠,异议开始出现,说宁可回去埃及城市过苟且偷生的奴隶生活,也不要在沙漠里活受罪。

摩西心里很清楚,要让族人获得真正自由,就必须让艰苦的环境磨炼意志,并用强有力的戒律以重振精神,因此他上西奈山去请求上帝赐他“摩西十诫”。

思想武器有了,民族的意志也被统一了。在摩西的领导下,犹太人在沙漠中漂泊了40年,那些怀恋埃及物质生活的人渐渐死去,新一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恢复了祖先的朴实和刻苦耐劳的生活。

最后,犹太人在迦南建立国家,他们回到了上帝应允之地。

这是《旧约圣经》里有名的《出埃及记》。

借鉴犹太人求生存的智慧

最近马华党选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一些领袖纷纷表态要竞选高职。如果把《出埃及记》的情节放在目前的局势,可以做这样的联想:犹太人奴隶(马华)要摆脱埃及法老(巫统霸权)的统治(一党独大式的威权政治体系),在精神领袖摩西(未知数)的领导之下,走出埃及(308后的困境),在沙漠流浪多年(政权轮替后下野一段时间)。后来通过十诫(重塑党的政治核心价值),统一民族意志和思想(加强党意识训练、凝聚党力量和激励党员士气),最后在上帝应允之地建国(转型成功,重新执政,成为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政党)。

以上的未知数,就是马华目前优先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即选出适合当前乱局的新领导层。或许有人会认为上述的联想不切实际,但308后的局势骤变、变天传言的甚嚣尘上,谁能铁口咬定最坏情况不会发生?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也不是消极悲观地认为前景黯淡无望,反而是发挥危机意识和正视目前困境的务实体现。惟有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能做好应变的准备。

政治大海啸已令马华元气大伤,最近峇东埔补选成绩显示近8成华裔选票投给安华,如果这种投票倾向扩散到全国,这意味着国阵华裔选票的基本盘已经崩溃。时间和空间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形势甚至比1969年还要险峻,马华已到泡沫化的生死存亡边缘。

危机时刻需要怎样的领袖?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其著作《从历史看领导》中指出,领袖就如马群中的第一头马,它要知道水源、知道风向,这就是“预见”的能力,即透视和远见,他可以看清楚大概什么事情会发生,然后预先做内部的调整,或预先预备应付外在的环境。一个领袖,要诀是“领”,但很多水平不够的领袖只懂得“管”和“控”,“领”就是领导和带头,不是管理和控制。

领袖首先要有见识,要看到未来,要有全局观,不能太过执着于微枝细节。接下来他必须具备沟通的能力和技巧,那就是把自己的见识告诉同僚怎么做,并说服他们。如果只是一个人看见未来,那是没什么用的,只有让别人分享自己对未来的见识,才能把整个组织带到同一个方向。这两种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是学来的。有见识是靠训练、靠学习;沟通是知道自己,也知道别人。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事,太过自以为是和沉溺于过去辉煌的领袖,往往会抗拒学习新观念新事物而步上固步自封的灭亡道路。

领导和管理的本质区别

对于领导(Leadership)和管理(Management)的区别,这两者的层次与着眼点是不同的。领导要从根本上、宏观上把握活动过程,而管理却必须注意细节问题,要把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现代管理五要素)的安排和配置获得合理运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领导者和管理者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在动机、想问题和做事情的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管理者是把事情做正确,而领导者是做正确的事情(Managers are people who do things right and leaders who do the right things)。领导关注的是“应该是什么”(should be)而不是“是什么”(is)。

马华需要魅力型领导

目前,马华需要的是魅力型领导,而不是管理者,这也是马华能走出政治困境的重要步骤。领导的魅力和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提出理想和希望,并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将愿景变为现实(turn vision into reality)是领导的专利。

美国麦吉尔大学的康格和凯南格,他们对于魅力型领导人的研究做出以下结论:

魅力型领袖的关键特点:

  1. 自信:对自己的判断和能力充满信心。
  2. 远见:有理想的目标,认为未来定会比现状更美好。理想目标与现状相差越大,下属越有可能认为领导者有远见卓识。
  3. 清楚表达目标的能力:他们能够明确地陈述目标,使其他人都能明白。这种清晰的表达表明了对下属需要的了解。然后,它可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4. 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他们被认为具有强烈奉献精神,愿意从事高冒险性的工作,承受高代价。为了实现目标而能够自我牺牲。
  5. 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他们的行为被认为是新颖、反传统、反规范的,当获得成功时,这些行为另下属们惊讶而崇敬。
  6. 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他们被认为是激进变革的代言人而不是传统现状的卫道士。
  7. 环境的敏感性:他们能够对需要变革的环境加以限制和对资源进行切实可行的评估。

另一方面,根据刘建军的《领导学原理-科学与艺术》一书,其中提及西方学者对领导特质的9C标准:

  • 信心(Confidence):对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充满自信。
  • 可信(Conviction):一个人对领袖的幻想表现出明显的激情和承诺。
  • 品质(Character):表现出正直、诚实、尊重合信任。
  • 关怀(Care):表现出对其他人的关心。
  • 勇气(Courage):维护自己的信仰,接受他人的挑战,承认错误和必要时改变自己行为的意愿。
  • 沉着(Composer):一贯的表现出合适的情绪反应,尤其是在困难或危急时刻。
  • 能力(Competence):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沟通(Communication):处理人际关系、互相沟通、团队合作和组织的能力。
  • 综合(Comprehensive):综合以上所有的能力,有大局观,有统战的观念。

值此危难时刻,马华的未来领导的素质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中央代表们应参考以上的领袖特质标准,从心里为所有的马华中央高职候选人打分数。古训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性固有许多弱点,不可能尽善尽美。领袖也是凡人一个,一个十全十美的领袖是不存在的,世上没有一个领袖能完全符合上述学者们提出的领导标准。非常时刻,需要非常领导,马华现在要的是选出最适合的人,而不是最好的人。

无论如何,马华的中央代表们应该心里有数,知道党目前的处境。唯有放下私人恩怨和个人好恶,才能客观且科学地评估出党目前需要的新领导层,以带领党走出困境,而不是被带去荷兰。

(此为原文,浓缩版已登在13/9/2008的星洲日报六日谭)

8.9.08

谁说916不可能


寄居论风波越演越烈,阿末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各大朝野华基政党纷纷痛打落水狗。挟着补选大胜余威的安华,反而在这个火红课题上保持低调,静得可怕。

在各国阵成员党闹得不亦乐乎之际,安华也许就像冷静的苍狼那样,站在战略制高点上看着乱成一团的对手冷笑。他不需要跟风去呛声,他也不稀罕逞一时口舌之利去争短期政治宣传效果。他秉持着政治恩师马哈迪的“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作风,一出手就要图谋整个江山,并彻底把对手整个埋葬掉,根本没必要在阿末这种小人物身上浪费时间。

916变天的论述,是安华从政以来的巅峰之作。《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三十六计》云“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安华把这些谋略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916,弄得国阵人心惶惶、阵脚大乱。首相和副首相不断重申916不会变天,随后又举办国阵后座议员出国考察,种种迹象可看出国阵领袖已经慌张。

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看,916是一个政治符号。人类所创造的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是用来表达所处社会里的某些意义和价值。符号的意义,只有在和其它符号的差异关系以及它从属的社会或语境之下,才能显现出来,如831和916,即为此例。

要赋予这两个数字不同的意义,首先要进行的是文化冷战,第一步先夺取历史诠释权,这需要借助知识分子的话语权才可达到目的。这几年民间组织不断地出版了很多学术著作及回忆录,唤起人们对马共、抗日部队、马来民族党、各种伊斯兰起义队伍的怀念,从根本上去否定联盟和国阵对国家独立的贡献。

只有不断鼓动916,才能和831做政治切割,并唤起东马人民久埋在心里深处的历史伤痛。马来亚已经是一个不存在的国度,马来西亚是马来亚、沙巴和砂拉越在9月16日共同成立的新生国家,所谓的831独立日、三大民族代表在独立初期定下的“社会契约”,根本就和马来西亚无关。这个策略的成功在于,不只是东马人不满国阵,半岛的越来越多马来青年开始质疑巫统代表马来人、华裔青年质疑马华代表华人及印裔青年质疑国大党代表印度人,最终从根本上动摇以种族政党为立国基础的法统。

精神分析学派的祖师爷佛洛伊德认为,当人的自我与现实状况发生冲突时,潜意识常出现“浓缩”和“置换”的现象。在安华的高超操盘技术之下,916被浓缩成为解放的符号,变天则被置换成否决贪污腐败的种族主义政权,群众对916的期望只有增加没有减少。

纳粹宣传战高手戈培尔有一句名言:“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不断重复916论述,累积起来的心理暗示能量非常恐怖,安华的潜议程就是要消除民众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怕乱心态,让他们潜移默化地不再害怕政权轮替带来的冲击。

即使916当天并没有变天,国阵领袖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以为安华跳票和吹破牛皮后,就可松一口气,殊不知916这个被高度浓缩的政治符号,其实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天,包括在下一届的全国大选。
星洲日报/六日谭‧200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