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12

我們的華語

    常聽到中國人對我們大馬華人說:“你們的漢語說得不錯!”他們也說:“雖然口音特別,但基本上能聽懂。”

    首先要知道,“漢語”概念是對內而不是對外,因為中國有56個民族,佔人口90%以上的漢族是主體民族,漢族的語言因此被確立為“普通話”,所以中國學生學“漢語拼音”,針對外國人則是“對外漢語教學”。我們習慣的“華語”,對中國人而言是相對陌生的。

    “華語”從什么時候開始的?看了一些學者的研究后,才知道我們的“華語”和晚清的僑務有關。

    1905年,清政府開始在南洋推動華僑教育,當時遇上一個迫切問題,那就是語言不通。南洋華人來自不同方言區,雖然文字相通,但日常交流時就很麻煩。清廷《學務綱要》就指:“中國民間各操土音,一省人彼此不能通語,辦事動作耽擱”,因此規定官方語言是勢在必行。

    雖然南洋華人都很熱心,出錢出力辦教育,但說到要用官話教書,當時真是天大難題。私塾老師都在用各自的方言教書,沒多少人懂官話。

師資供不應求
    當時清廷駐檳城領事梁碧如要求把在日本學習的中國學生送來南洋教書,但中國內地各省都缺師資,供不應求。后來兩廣總督岑春煊想出妙策,那就是把廣西桂林的教師送來南洋。那一帶的人講“桂柳官話”,雖然和北京官話有些不同 ,但到底也是一種官話,可應付燃眉之急。

    由于廣西也流行粵語和客語,也只有這批老師聽得懂客家話和廣東話,然后就靠講粵語而要求當地學生用福建話翻譯。這批教師到南洋說廣西式官話,學生跟著講,結果就說出粵腔和福建腔的廣西式官話。久而久之,大家認為自己在說“華語”,因為在洋人的殖民地,大家心裡還是有“華夷之分”,認為這是“華人”的語言,所以不叫“漢語”。

    這批比林連玉還更早到來的廣西老師,他們的口音影響了我們好幾代人。如果大家聽過在清末民初上學的人,如沈慕羽這一代老人家所講的腔調,就知道什么是“一脈相承”。

    現在我們到桂林旅行時,也許沒想到我們的華語和這個“山水甲天下”的地方有很深的淵源。雖然我們的口音和當代“普通話”有些不同,習慣把一些字念成第四聲(其实是入声),如“國家”、“獨立”、“讀書”的第一個字。但這都是歷史形成的結果,是我們馬來西亞人獨有的,值得我們去珍惜。

    也許,在全球化時代,堅持特色,才會出色。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311396
中国报   18/04/2012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