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Facebook帐号和密码给它,按下“我要切腹!”,它就帮你弄个“墓碑”并通知你的猪朋狗友:你已经像日本武士般光荣切腹了。另一个“Web2.0 自杀机”程式更绝,它会把你和Facebook所有朋友“解除关系”,将你的资料和照片全部删掉,最后还改掉密码,让你永远不能“复活”,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越来越多人发现,整天只对着电脑,不知不觉中已离不开网络,也渐渐丧失面对面沟通的能力。现实生活越失败的人,就越渴望在虚拟世界找回身份认同和成就感;没有网络,就如世界末日。
有人沉迷“偷菜”而导致离婚;有人为了购买“虚拟产业”而倾家荡产换取虚拟货币;甚至有人开公司雇人玩游戏练升级,然后把虚拟角色用真金白银卖给玩家。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我们真的会像电影“Matrix”那样,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已分不清,人类宁可在虚拟世界中被饲养着,也不要醒来。
有人将“网络上瘾”比喻为“精神鸦片”,事实上其危害也不输真正的毒品。除了旷课、无心学习、偷窃欺骗,更极端的也有:某中国少年因父母不给钱让他上网而杀害全家;一对韩国夫妇沉迷网络游戏而活活饿死亲生女儿。这种六亲不认、灭绝人性的例子越来越多。
海峡两岸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个社会问题的严重性,纷纷提出恢复传统人文教育的主张,所以儒学讲座、儿童读经、中华经典导读等逐渐普及,显示一股“返朴归真”思潮正在酝酿着。
台湾评论人洪兰在“给年轻人生命的理想”文中说:很多人不了解生命教育,也质疑它的必要性。其实生命教育很早就有,只是不叫这个名字。其核心是珍惜光阴、珍惜资源、珍惜生命。中国人讲究勤俭,勤俭就是珍惜、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礼运大同篇》的每一句话都是生命教育的精神。
她说:“生命教育最迫切要做的是给年轻人生命的理想。人生的目的在于实现心中的理想,若是心中无理想,人生自然无目的,醉生梦死就成为生活的态度。实践生命教育必须从实做中去求体验,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感动,没有感动就不会有学习。”
台湾官方和民间都在积极推动跨国的青少年志工活动,以扩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尽早确立人生方向。这种“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理念,就是生命教育的外显。有能力服务别人,表示自己比别人强,对自己有信心,就会快乐。这就是“施比受更有福”。
我国很多青少年没人生目标、思维狭隘、待人处事没耐性、礼义廉耻观念薄弱,社会越来越多乱象和乱人,这和最根本的生命教育匮乏有关。
继续在虚拟世界中虚耗青春无异于浪费生命,全力推动生命教育才能拯救更多年轻的空虚心灵。
星洲日报/六日谭‧2010.03.29
2 comments:
以前卻是很沉迷虛擬世界,如論壇。而今,也不能撇清facebook,只因它成了其中一個發洩的管道,也能一窺其它朋友的最新動向,不過,因工作也沒能花太多時間。
我想,新時代,推崇的是快捷與傳達廣泛度,當然心靈層面,希望“吸引”到其他人的“關心” ,而這些都是網絡科技所能達到的目標。至於生命教育,則需要花上時間與耐心的,其效果會比較慢,當然,對於沉迷網絡而影響青少年等,這類負面影響日益增加,要推廣“生命教育”也是勢在必行的。問題就是要迅速和傳達範圍要廣。
啊利,我国的教育体系太过功利主义,考试至上,很多青少年的心灵都很空虚,只能通过网络来填补。如今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再不推生命教育这种长期性的工作,过一两个世代的青少年的前途更为堪虞。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