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10

马华的V型选择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时期的招牌动作“V”胜利手势至今仍风靡全球。台湾学者高希均在《我们的V型选择-另一个台湾是可能的》提到:中国大陆在崛起中,台湾的优势却在内耗中不断流失,要避免被边缘化,就必须做出“V型选择”—VICTORY,每个字母拆开就构成七大元素。

若将高教授的概念套用在我国当前政治脉络中,尤其是即将重选的马华公会,仍有其适用价值:

愿景(Vision):创党人陈祯禄提出“一个国家、一种国民、一个政府”(One Country,One People, One Government),说服华人认同本身在这片土地的开拓主权,解决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身份认同问题。但后代领袖不争气和论述能力下滑,施政方向日益无关宏旨(Irrelevant)。马华须找回创党初期的使命感,配合当前的时局需求提出新定位新愿景,才可能重生。

诚信(Integrity):连年党争,人民看到不断的出卖、背叛、插刀,导致民众根本不信任这些领袖的言论。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政党,谁相信它有能力管理国家?一个连党同志都出卖的人,谁保证他不会卖族叛国?淘汰有诚信问题的领袖,才能修复千疮百孔的党尊严。

承诺(Commitment):没有政治决心,就不敢作出有份量的承诺,只会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更糟糕的是,信口开河后却公然违悖诺言,更让民众打从心底看不起,党的威信也就败掉了。马华须解决最根本的政治教育问题,栽培更多有素质的党员,减少心术不正的人侵蚀根基。

人才(Talent):必须栽培“全球视野”、“仁道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党员和干部。所谓的人才必须以德为重,能力为次。马华领袖从来不乏高学历和专业人士,但党争爆发与个人能力无关,反而是“人文素养”匮乏导致党争越斗越没品、格局越斗越小,无视外部环境的变化,只会在小圈子里打滚。

开放(Openness):新一代领袖必须视野要广,格局要大,心胸要阔,招揽人才不看狭隘的派系利益,更不以血统和宗教背景作为党籍的考量。想象一下,受中文教育、认同中华文化的友族党员在大会上以中文展开政策辩论,会是怎样的场景?中华文化和华教不应属于单一族群,而应属于全民。让所有同样理念的各族人士一起捍卫不同的单元文化全面成长,才能确保多元的完美,成就一个多元一体、各文化共存共荣的马来西亚,这符合齐家治国以进大同的理念。

和解(Reconciliation):与多年来被恶法钳制的公民社会取得和解,并将其诉求纳入施政考量,以修正目前行政机关的种种缺失。过去渗透华团、收编民间团体、笼络外围组织的做法不能重蹈。这种“大社会小政府”的原则,符合自由主义的主张。

青年(Youth):多年来马华的山头主义导致很多年轻人不得其门而入,使组织面临老化和青黄不接的问题。若将马华和民联的二三线领袖作个比较,可轻易看到素质上的显著差别。马华必须改革组织文化,坚持党高职直选和制度化候选人遴选机制,辅以切合时宜的新政治论述,争取新一代的认同。

无论328重选结果如何,马华新领导层都必须正视“马华的V型选择”。若能加以实践,那么另一个更有作为、符合现代政治意义的马华,是可能的。Another MCA is possible!

星洲日报/言路‧2010.03.25

2 comments:

Knower Sim said...

真的不知道马华党选到底是不是一个专门爆人家烂脚的时候。

世界上竟然有这种人,真是他妈的!

这个blog 又有精彩的料爆给大家看了。

http://truelyokt.blogspot.com

Ah Kam said...

果然就如我在上一篇文章所讲的:

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及人文素养熏陶的操盘手,把权术当政治,不知道现代政治讲究的是以严格而客观的学术研究支撑的整体作业来配合时事预测,否则再怎么操也只能操回自己熟悉的自己人,专找各种小道消息和隐私来操,就是没有太大能耐建立软硬实力去操作和其他政党进行的政争。如此内斗内行,外斗就显出没有学问,实在悲哀。

马华操盘手的素质,就只有这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