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07

闲谈候选人

(2007年10月28日刊于南洋商报<<大事小谈>>专栏)



最近看到行动党领袖为了沙登议席而闹分歧的新闻。报道说,新科上任的雪州主席欧阳捍华有意在沙登上阵,在当地增设支部以扩充势力,引起当地基层的强烈反应,以王国友为首的沙登支部党员频频通过传媒放话表达不满。后来欧阳捍华向当地居民展开签名活动,要王国友解释私下向居民收取费用的理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当地行动党的派系斗争正在升级中。

随着大选越来越逼近,这类事件肯定地会与日俱增,不管在朝或在野的政党,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人丁单薄、基层薄弱的行动党尚且会面对这类问题,何况是拥有百万党员的马华公会。前主播胡渐彪宣布加入马华公会后,坊间盛传他会在来届大选上阵,引起部分地区马华党员的反弹,某地方领袖更直接放话叫新人“按部就班”,令其他尚在观望的新人听了心寒。

不同的组织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组织文化。想要在基层力量相对弱小的行动党上阵,只要紧紧依靠拥有决定候选人“生杀大权”的秘书长就行了,结果形成“宦官政治”文化,只要讨得老大喜欢,被点名去当天兵,即使当地基层反弹也无所谓。政治新丁要迅速出人头地当候选人,行动党是便捷的管道;要在基层组织庞大的马华冒出头,非过五关斩六将不可。能不能熬出头是个问题,一把年纪熬出头后,能不能和年少气盛的行动党候选人展开PK战也是个问题。这些都是青年才俊选择政党时不能不考虑的切身问题。

在马华,总会长虽有向国阵主席提呈候选人名单的权力,但在遴选候选人过程中,不能不考虑当地基层的“意愿”,不能因为喜欢谁就点名谁,因为基层反弹起来的后果可大可小。历史上已经发生了无数次“扯后腿”的事件,足以引以为戒。近来虽然不时有“铲除山头主义”、“铲除毒瘤”的论调,但要瞬间扭转几十年沉淀下来的组织文化似乎不太可能。

各政党遴选候选人的做法不一样,有些是看领袖的个人喜好,有些则看党内派系运作和资源分配,有些还把遴选候选人程序制度化和量化,就好像台湾的民进党会来个党内初选,其中党员投票占总评分的30%,民调结果占70%。

制度化有制度化的好处,因为看起来很公平,竞赛还没开始之前就制定游戏规则,输的人要服输。但制度化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一切都白纸黑字书面化后,很不容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迁而调整,造成绑手绑脚的后果。当然也不能说制度不好,只是一切依章行事,完全照制度而行,事实上也有许多缺失,值得大家深思,其实坏制度坑没人才的例子还真不少。在台湾,按照制度遴选出来的不像样候选人误国误民,也常有所闻。有时候,不是信不过制度,而是信不过“人性”。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理论上再好再完美的制度,也会被自私的人性毁掉。

遴选候选人的标准,不是看资历就是看表现,这和中国的皇位传承制度有些相似,因为古代中国常有“立长”和“立贤”之争。汉族的规矩是“立长”,即“传位给长子”,偏重年资而不考虑能力。万一长子不贤,朝政就一塌糊涂。满族采取相反的主张,即“立贤”,传位给最有能力的儿子,结果手足相残一再上演,众阿哥为了表示自己最有能力,当然要杀尽所有的兄弟。

在我国,要早早公布候选人,还是临时才公布候选人,也是一门高深的领导艺术。理论上来说,事先公布候选人,这个人才会积极去工作,也绝了其他人的非分之想。但是,太多的历史事实证明,只要领袖有意栽培哪个人,那个人就会被“害死”,因为其他人会团结起来一起对付他,这样别人才有希望。如果临时才决定候选人,恐怕平时就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动,大家心想反正我做了工也未必轮到我上阵,何必那么早就开工?可见,十全十美的遴选原则实在难找,总之三个字,凡事还是要“看情况”。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