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9

我们回不去了

以前,没有手机,没有网络。

在那个年代,约会是很磨人的。在约定的时间抵达约定的地点,考验双方的耐性和信任。如果对方没出现,会担心对方是否出事。但真正见面时,喜悦就足以填补之前的彷徨。

在那个年代,要传情达意,除了用口说,就是写信。把沉淀在内心的复杂情感,翻箱倒柜慢慢梳理出来,然后逐字写在纸上,需要写上好几次。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好不容易才把信寄出去,在羞涩、忐忑、期盼中度日如年等待回信。

后来,网路兴起了,从Email开始一直到ICQMSNBlog...录音带被CD取代,CDMP3取代,录影带被VCD取代,VCDDVD取代,有线电话变成手机...时代变了,这只不过是近10年的事情。

通讯越来越发达,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却越来越不耐烦。约会等人可用手机不断追查行踪;才刚出门可用手机骗对方说已走到半路;爽约了还有手机没电、没线之类的烂理由。

以前通信,十次来回需要一年半载;现在玩SMS,十次来回不用十分钟。

如今人们不愿意再写信,不愿意再等待。写信时要字斟句酌,要挖空心思,现在只需一则短信就可以发给上百个人,只需要分钟和块钱,而且往往都不是自己原创的。

科技可以缩短时空距离,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却越来越远。当讯息可以很廉价时,没有人会再珍惜见面的时光,也没有人会稀罕在荧幕上的冷冰冰文字。

我们已经丧失了很多年前从寄信那天起,每天打开信箱期待回信的热情。即使我们用Email代替信件,用SMS代替纸条,用手机代替面对面交谈,也唤不回当年的感动。

当科技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方便时,我们也相对地失去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可惜,现在连枕边人也不能相信了。你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用手机把你的隐私拍下来;你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用无远弗届的网络,把你的无限春光暴露给所有人看到。

科技越发达,人性似乎就越堕落。

张爱玲在《半生缘》说过:“我们回不去了...”。那个纯朴的年代,已经是遥远的记忆,现在只留下一声声的叹息和一丝丝的遗憾。

星洲日报/六日谭‧2009.02.24

5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恭喜你换了部新车!!很喜欢你这篇“我们回不去了”。感触良多。科技的发达常常令人感到又爱又恨;爱它的快、它的速度,恨它的冷血无情。。但是,我想新世纪的小朋友们可能无法苟同了。他们习惯了互联网的便利,喜欢3G、3D的感觉。想想,80年代出世的我们应该是老了。。哈。

Ah Kam said...

我们80世代的人,应该是最后一代经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人了。有时真的很怀念那个通讯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反而比现在更真诚、更简单。

悦子 said...

“我们回不去了。。。”这个主题让我想起了阿哲的——回来这一首歌;更是让记忆重新回涌。。。。。。。

的确是会感慨的。。。

是的。。。一些事情走过了,就是走过了;回去与否亦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怎么望向未来!

虽然这一点我也在学习。。。
在学习不执著、不强求。。。。。。

不是你的就永远不会是你的

我知道很难做到,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吧!

可乐 said...

回不去的东西。。何止这些。。

khengsiong said...

建议你看这本书:
Microtrends by Mark Penn
书中提及一类抗拒科技的人 - New Luddites。他们倒不是落伍的人,而是曾经用过手机、上过网,但是后来却放弃了。

我们不能完全排斥科技,但偶尔到深山去,不用手机和不上网几天,那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