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虽然科技发达、资讯流通,但偏偏很多公众人物往往不在状况内,不时发表一些犯众怒的脑残言论,随便举一些例子:
(1)不满外界猛烈抨击警队枪杀14岁少年,全国总警长慕沙哈山扬言“撤回上街巡逻的警员”。(29/4/2010)
(2)反贪会主席阿末赛益否认赵明福事件导致他提早退休,并声称赵明福事件只是“小事一桩”。(6/12/2009)
公权力的傲慢,在上述言论中彰显无遗。有些当权者就是会讲多错多,讲错一两次还可以怪媒体“曲解”,若屡次语出惊人,到了金口一开人人喊怕的地步,那就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缺乏“阅读空气”的能力。
年前台湾流行新词汇-阅读空气。这个字眼源自日本人的口头禅:“Kuuki Yomenai”,直译为“不会读空气”,用中文来说,就是“在状况外”或“没sense”的意思。
“阅读空气”的所谓空气,当然不是指自然科学里的空气,而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互动时所产生的场域磁场。空气无色无味,唯有观察敏锐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流动和变化。
政治评论家南方朔说过,领导人必须具备足够的敏感度,去倾听各种民意,并作正确解读,其中关键在“同理心”。领导人也应该“兼听”,不要“偏听”,更不能固执。有权力的人常犯的毛病,就是只相信自己。懂得“兼听”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好的策略才会出现,也才能阅读民间空气,了解民心所趋,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政见。
现代政治瞬息万变,即使经验丰富的政治老手也有判断错误的时候。为了减少错误解读民意的风险,外国的政治人物频繁运用“民调”这项工具,以作为议题操盘和拟定选举策略用途。
在国外的民调技术日益成熟之际,我国的政治人物有时还真的很Out,讲的话一点市场也没有。补选前发表铜臭味十足的“你帮我,我帮你”买卖言论,被敌对阵营当成笑话来宣传而不自知;补选过后,败选一方就有人懊恼地说:“我已经不知道这里的华人要什么了”;更好笑的是竟还有人说“今天的华人城府太深,内心令人摸不着”。
阅读空气的功力不足就赖在别人头上,流失选票当然在所难免。诸如“华人不懂感恩”、“513会重演”、“马来人优先,马来西亚人居次”之类语无伦次的话说过头了,敌对阵营只需把这些“经典语录”收集成册,就是最现成的宣传品。万一将来布城易主,说过这些话的人可能还搞不清楚,昔日究竟是谁脑袋不清醒,把弹药白白送给敌营而不自知。
阅读空气是现代政治人物生存的必要关键能力。最近的补选败绩显示当权者必须以全新的思维重新解读民间和基层的“空气”,否则脑袋装浆糊的鸟人鸟话,未来还是会不绝于耳的。
星洲日报/六日谭‧2010.05.24(此为原文,刊出时已删减部分内容)
國會應調查FashionValet事件
2 weeks ago
1 comment:
hai, nice to meet u
nice blog n thk for sharing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