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09

气数已尽

1644年,崇祯皇帝在紫禁城的煤山上吊自尽,明朝灭亡。

入主北京的闯王李自成,讨伐檄文里有八个字: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气数这东西,听起来很玄,其实就是年限。任何东西都有年限,比如食物,比如企业,比如政权。

食物的年限看得见,但一个政权的年限看不见。但是,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崇祯的确很努力,每天大清早上朝,晚上加班,干活16个小时以上,只睡5、6个小时,是典型的工作狂。

他刚上台时,连串党争已使国家元气大伤。本想卧薪尝胆,挨几年搞好经济才去收拾旧山河,怎奈又来灾荒,又有人造反。剿灭造反的阿猫阿狗,怎料又冒出更狠的李自成...

好不容易才把内乱压下去,满州人又打过来,明朝最后精锐十多万大军到关外决战,结果全军覆没。仅存的家底都输光,堂堂大明已无兵可用,没人可再阻挡李自成。

总之就是内忧外患、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帝国末日的迹象。

末代皇帝这份苦差,没人愿意干,崇祯却扛了起来,但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很多史学家都觉得惋惜,为何一个兢兢业业、勤勉节俭、不迷酒色,完全符合儒家理想中“内圣外王”形象的崇祯,终究不能力挽狂澜。

“气数”是中国式讲法,若根据西方混沌学理论,明朝灭亡或许是一个偶然的随机现象,饥荒、战争、瘟疫等连串坏事凑合起来,才导致一个体制彻底崩溃。

崇祯生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糜烂透顶的封建王朝领导人,他起初也想励精图治,所以不能说他没尽力,只能说他运气衰到贴地,什么倒霉事都给他遇上,前几代留下的沉重包袱,通通要他埋单。

“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崇祯不只是一个历史符号,他的悲剧对于现今领导人依然有警惕的作用。

无论如何,对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新东西的写作人来说,是:江郎才尽。

对努力付出却依然没有结果的情人来说,是:缘分已尽。

对一个死到临头、垂死挣扎的腐败政权来说,还是那句话:气数已尽。


星洲日报/六日谭‧2009.06.30

6 comments:

玉刚 said...

明朝到崇祯继位时,虽然元气已大伤,但到清军破关和闯军入城之前,崇祯还是有时间和精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的。而崇祯行为和气量上的小气使得他彻底葬送了自己的国家,在国家将亡的时刻不肯打开内库为官兵发粮饷不说(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打开内库一看,其“ 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这么多钱,若真是放用来放库赈灾助饷,可能李自成也不反了,清兵也进不来了,自己也不用煤山自尽了)。

还因个人好恶借故处死了唯一一位能够救国的大将袁崇焕(“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明史.袁崇焕传》)。

崇祯的疑心是明朝皇帝中最大的一人。在杀了袁崇焕后,他越发的不信任大臣,在他的任上,究竟杀了多少封疆大吏,罢了多少内阁首相,数量可是非常吓人。

这样一个小气又疑心大的皇帝,实在值得一些内裤外穿的超人领袖借鉴。做领袖是看领导能力不是行政能力。

Ah Kam said...

玉刚,对于崇祯我是抱着同情的态度,我比较倾向一些史学家的看法:明亡始于万历。

没有一个领导上台就想做昏君或者是亡国之君的,每一个领导上台都想有一番作为,要励精图治,但是前几代留下来的烂摊子太沉重了,想改也改不了,改得太用力整个制度就崩溃了。要领袖用个人的力量来阻挡整个体制的崩塌,有点强人所难。

或许有人会说崇祯的领导能力有问题,如决策失误、滥杀功臣、小气猜疑等等,但我认为即使他能力再强也改不了大局,顶多能苟且残喘多几年。整个国家的颓靡格局在几代以前以前定下了,把所有责任推给他也不公道。

玉刚 said...

如果你是针对国阵的前途,大局尚未定又何必写那么泄气的文章?

纵观各阵线,国阵仍然是人才,资源最充足的团队。只要牢牢守住山海关(东马),领导人励精图治,耐性收复失土(西马城市),又何必忧愁大事不成?

如果针对的是马华,那么东山再起的机会更大。毕竟国阵内部的利益纠纷剪不断理还乱
但是马华毕竟还是最强大的华基政党,连火箭都可以咸鱼翻生,身为政治工作着的你实在不该在此时此刻说如此丧气话语

Ah Kam said...

我只是写一个历史事件,也没讲是什么阵营。其实这种讲法套在国阵或民联身上也是讲得通,世上没有一个政权能永远执政,也永远不会腐化的。

Freddie said...

第一次来你的部落格,多多指教。

Anonymous said...

I attended one of your session in AWANA and also had earlier on attended one of this talk in Bandar Tun Razak whereby You and Keykok also presented whether MCA should stay in the coalition or not.
Like your analysis and comment on current issue.
Please continue.

Kit Le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