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8

候选人党内初选的刍议

(2008年4月11日刊于星洲日报言论版)
美国两大政党进行党内初选。

马华在政治大海啸经历前所未有的惨败后,一些地方领袖指责中央“用人不当”、“临阵易将”,造成扯后腿的不良现象;而一些中央领袖也曾在不同场合暗喻这些地方派系为“山头主义”和“毒瘤”,并以“打造健康政治文化”为由,大量撤换老将改由新人上阵,“以促进党的新陈代谢”。

其实,各有各的理由和立场,也不能武断地说谁对谁错,有关争议的根源在于遴选候选人的制度问题。由于我国是前英国殖民地的关系,国内各政党包括马华,在组织机制上有很大程度受到英国政党的影响。英国政党领袖对于谁被提名参加国会选举有很大的决定权,他们也可以拒绝原任议员竞选连任的要求。

上述候选人遴选机制会引发中央过度集权、和地方派系产生冲突等问题,但在我国民主意识普遍不如西欧发达国家的情况下,适当地强调中央领袖“天威难测”的权力,是维护政党纪律严明的必要手段,这就确保党员的服从和稳定性。既然目前这个机制已出现争议,加上选民的民主意识已提升,我们不妨看看国外政党如何化解类似的组织问题。

台湾政党在初期也发生过类似“地方基层排斥中央天兵”的纠纷,为了避免内耗导致党利益受损,内部初选机制就在这十几年间应运而生。创党仅20多年的民进党在这方面已走前一步,而国民党由于是百年老店,历史包袱太重,党内组织改革困难重重,要不是在党内仍属年轻一辈的马英九坚持,恐怕国民党到今天还走不到这一步。

台湾国民党的党内初选参与者召开记者会,发布竞选宣言。

2006年台北市长选举时,马英九被问到他以党主席之尊将支持何人竞选,他总是坚持“谁在初选出线就全力支持谁”的原则。这显示国民党已跳出“遴选候选人必须考虑地方和派系”的框框,强化了党内民主意识,过去那种“领袖要谁上谁就上”的封建做法已经不复存在。

台湾政党的初选制度主要分两部份,即民调占70%,党员投票占30%。参选人固然要争取党内同志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争取广大选民的认同。其重大原则,就是“公平”,无论是中央上头派下来的天兵,还是盘踞在地方上多年的资深领袖,或者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代表党当候选人就统统要接受党内初选的考验。赢者有足够的时间亮相和服务选民,加强党在大选胜利的基础;而输者也有足够时间平复心情,为党内整合工作而努力。

台湾民进党的党内初选参与者所派发的宣传品,里面除了简单介绍参与者外,也教导支持者应付民意调查的技巧,其竞选激烈程度不亚于正式的政党对决。

同时,党内初选可能也会造就公开辩论环节的流行,使党员和选民有更多的视角,直接了解这些参选人,哪个更适合当人民代议士。这种机制也把成为候选人的门槛降低,并把不适合的人提前淘汰出局。论政型、辩论型、明星型的人将大占优势,只要善于利用传统的平面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为自己宣传造势,候选人委任状将有很大机会到手。反观不善辞令或专注于地方服务型的人,将在这种制度下居于劣势,因为想靠上头“祝福”的传统组织战手法已经不合时宜。

当然,党内初选制也面对许多技术性的问题,该如何鉴定专业和公信力高的民意调查公司来进行民调?这笔费用由谁来出?参与者的竞选期有多长?竞选费用的顶限是多少?这些细节的具体操作手法可向台湾政党学习,当然,由于国情不同,直接引进那一套做法肯定会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必须斟酌实际情况以做出改良。

无论如何,改变候选人遴选制度兹事体大,直接影响了整个党的组织文化和权力结构的改变,党中央必须有将权力下放的决心,地方领袖也必须有接受民意检验的心理准备。惟有马华内部先达致一个有关“党内民主”的大原则和共识以展示改革的决心,才能在这些技术上的细节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