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07

长尾的联想

(2007年3月4日刊于南洋商报<<大事小谈>>专栏)



新春期间笔者读了一本叫<<长尾理论>>的书。当第一次看到“长尾”这个词汇时,就想到动物的尾巴,以为这本书与宠物有关。读了<<长尾理论>>后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其实“长尾”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如果将同类商品依销售量高低排列,从图表上看起来,这条曲线就像是一条长长的尾巴。

这本书刚在欧美上市就引起轰动,翻译成中文版后即在中港台登上畅销书排行榜。<<长尾理论>>被视为<<蓝海策略>>的衍生版,不少从事工商业和资讯工艺领域的人士在网上论坛展开有关“长尾”的热烈讨论。

作者的观点可说是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的权威概念-80/20法则,那就是当微不足道的东西足够多的时候,就足以产生巨大的威力来影响到黄金板块的效益。

以上都是西方学者的学说观点,如果按照中华民族的思维,“长尾理论”可以用几个成语、谚语来理解:(一)薄利多销-这个概念连市井小贩都知道,从表面上看,单个产品的利润降低了,但只要销量足够多时,其总利润就足以胜过“厚利少销”。(二)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臭皮匠一对一和诸葛亮单挑时,当然不是其对手,而诸葛亮就成了核心优势资源,可是三个或以上的臭皮匠集合起来时,长尾效应出现了,就足以战胜诸葛亮。(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说明微不足道的普通资源足够多时,就足以成为“塔”这样的黄金资源。

长尾理论也一直强调“利基”(niche)这个概念,看到销量不好的产品时,不能说它是“冷门产品”,而应称为“利基产品”,它不是不好卖,只是还没找到属于它的利基市场而已。其实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用长尾理论来解释,如升学时选择的科系,就业前景好的就是“热门科系”,相反的就是乏人问津的“利基科系”,往往是太多人一窝蜂跑去申请热门科系,造成僧多粥少的现象,反而那些就读“利基科系”的人由于竞争对手少而较易杀出重围。在情场上,有些人一直被拒绝、被甩,其实不必灰心,只要找到“利基对象”,一样能够把自己推销出去。在职场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站在对的位置,庸才变人才,站错位置,人才也会变蠢材。

<<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说过:“小国一定要走向国际,因为全世界的庞大消费族群,绝对比你单一个国家人口多。”这句话可说是对马来西亚的一记当头棒喝。纵观世界,那些不走大规模工业化的小国一样可取得不凡的成就,如芬兰成功打造品牌“NOKIA”而独步于手机市场,意大利以服装设计和高级消费品闻名于世,纽西兰以拍摄“魔戒”作为大事发展旅游业和电影业的契机。这些小国没有盲目地跟随其他先进国的工业化道路,在考量了自身的优劣势和资源的情况后,务实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马来西亚人不能再将眼光局限于小小的国土内,唯有“走出去”才能找到“长尾理论”所强调的“利基市场”,若像臃肿的恐龙那样拖着长长的尾巴,僵固不化地缓缓前进,残酷的全球化噩运迟早会降临头上。

趁着猪年到来,笔者谨以猪和尾巴的故事结束本文:从前有一只小猪问猪妈妈:“幸福在哪里?”猪妈妈说:“幸福就是在你的尾巴上啊!”于是小猪就转着圈想咬自己的尾巴,转啊转,终于晕倒了。醒来后,它悲伤地以为永远也抓不住幸福时,猪妈妈说:“孩子,其实你不用费力地想去抓住它,只要你抬起头往前走,幸福就会永远地跟在你身后!”人生总要经历挫折和失败,才会领悟到一些道理。总之,只懂理论而没有实践,是不会成功的。走自己要走的路,做自己要做的事,自然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利基市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