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8日刊于南洋商报<<大事小谈>>专栏)

马华公会总会长黄家定在该党的党庆当天提出“自动更新”的概念之后,一个受英文教育的朋友问我,这个“自动更新”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一时想不到恰当的英语词汇,便上网查,发现有人译成“automatic renewal”,此时防毒软件弹出来警告有“木马”(Trojan)入侵电脑。当开启杀毒程式准备进行扫描时,我看到“auto-update”这个选项。嘿!这个字还挺顺眼的,而且还真有点“与时并进”的感觉。
马华公会把这个IT界人士耳熟能详的词汇用在政党组织方面,真可谓创举。姑且不论其用词是否恰当,“自动更新”引人注目是毋庸质疑的,至少已达到了宣传的效果,总比“新陈代谢”、“退位让贤”等传统字眼还令人印象深刻。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但我撰此文不是来咬文嚼字的。好了,进入正题,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谈谈“自动更新”。
缺乏正常的新陈代谢是很多组织面对的问题。由于业务的发展,组织也随之膨胀,内部结构开始变得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盛行,各种潜规则林立,权力冲突不断,新老人员矛盾激化。最后是面临信息不畅,管理成本上升,而管理效率却日益下降,整个组织失去活力。
怎样防止一个单位的老化,怎样排除沉积下来的渣滓,这都是组织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从领导学角度来说,领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组织文化造成深远的影响。以华盛顿为例,他对于权力的淡泊是世人称道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坚决放弃连任;在帝位唾手可得之际,他更是视权力如草芥。他还说过:“我走在尚未踏实的土地上,我的所作所为将成为以后历届总统的先例。”
杰弗逊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表示:“华盛顿在任总统八年后自愿放弃竞选,树立了榜样,我要仿效他。再多几个这样的先例,就会对任何一个想要延长总统任期的后继者们排除惯例的企图,增加障碍。”
这种模范作用,使迄今为止的40多任美国总统,几乎无人连任超过两届,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特殊时期的罗斯福总统是个例外。这种领导风范对整个美国制度的建设及组织文化,具有重大的促进、完善及沉淀的作用。
我在南洋商报总社出席台湾民主先行者施明德的讲座时,对他引用古人名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来说明不同的用人之法会导致不同的结局,甚为认同。施明德说,领袖用比他行的人会成王,用能力与他差不多的人可称霸一方,若像阿扁那样重用能力更差、只会阿谀奉承的“童子军”,就会步上灭亡之路。用人之道绝对能影响整个组织的结构和文化,在用人方面领袖不可不慎。
电脑安装的杀毒软体不时要“自动更新”,下载更先进的杀毒配套,才能应付破坏力日益强大的电脑病毒。组织是由人组成,有人的地方自然会有纷争,有纷争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一套机制去化解纷争,“自动更新”的概念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接班机制,能将人事纠纷的破坏力减至最低程度,也对于组织内部的负面因素起着制衡作用。
简单地说,“自动更新”就是在位已久的领袖要有所醒觉,在适当的时候自动自发地提掖后进,退位让贤,这样整个组织才会源源不绝地注入新血,组织才会更加壮大。这种组织变革的方式,首先要求领袖拥有高度的政治道德,是温和、循序渐进的,与儒家强调尊老敬贤、注重和谐稳定的中庸精神是不谋而合的,与那种一味重用资历浅的“童子军”,对资深或才能出众者进行排挤、围堵、边缘化,逼其出走跳槽的“斗争型”组织而言,在组织文化的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于相对保守、人员众多、结构庞大的组织,尤其是像马华公会这样的一个大政党而言,“自动更新”的概念是改革和稳定之间的一个最佳平衡点。

马华公会总会长黄家定在该党的党庆当天提出“自动更新”的概念之后,一个受英文教育的朋友问我,这个“自动更新”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一时想不到恰当的英语词汇,便上网查,发现有人译成“automatic renewal”,此时防毒软件弹出来警告有“木马”(Trojan)入侵电脑。当开启杀毒程式准备进行扫描时,我看到“auto-update”这个选项。嘿!这个字还挺顺眼的,而且还真有点“与时并进”的感觉。
马华公会把这个IT界人士耳熟能详的词汇用在政党组织方面,真可谓创举。姑且不论其用词是否恰当,“自动更新”引人注目是毋庸质疑的,至少已达到了宣传的效果,总比“新陈代谢”、“退位让贤”等传统字眼还令人印象深刻。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但我撰此文不是来咬文嚼字的。好了,进入正题,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谈谈“自动更新”。
缺乏正常的新陈代谢是很多组织面对的问题。由于业务的发展,组织也随之膨胀,内部结构开始变得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盛行,各种潜规则林立,权力冲突不断,新老人员矛盾激化。最后是面临信息不畅,管理成本上升,而管理效率却日益下降,整个组织失去活力。
怎样防止一个单位的老化,怎样排除沉积下来的渣滓,这都是组织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从领导学角度来说,领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组织文化造成深远的影响。以华盛顿为例,他对于权力的淡泊是世人称道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坚决放弃连任;在帝位唾手可得之际,他更是视权力如草芥。他还说过:“我走在尚未踏实的土地上,我的所作所为将成为以后历届总统的先例。”
杰弗逊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表示:“华盛顿在任总统八年后自愿放弃竞选,树立了榜样,我要仿效他。再多几个这样的先例,就会对任何一个想要延长总统任期的后继者们排除惯例的企图,增加障碍。”
这种模范作用,使迄今为止的40多任美国总统,几乎无人连任超过两届,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特殊时期的罗斯福总统是个例外。这种领导风范对整个美国制度的建设及组织文化,具有重大的促进、完善及沉淀的作用。
我在南洋商报总社出席台湾民主先行者施明德的讲座时,对他引用古人名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来说明不同的用人之法会导致不同的结局,甚为认同。施明德说,领袖用比他行的人会成王,用能力与他差不多的人可称霸一方,若像阿扁那样重用能力更差、只会阿谀奉承的“童子军”,就会步上灭亡之路。用人之道绝对能影响整个组织的结构和文化,在用人方面领袖不可不慎。
电脑安装的杀毒软体不时要“自动更新”,下载更先进的杀毒配套,才能应付破坏力日益强大的电脑病毒。组织是由人组成,有人的地方自然会有纷争,有纷争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一套机制去化解纷争,“自动更新”的概念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接班机制,能将人事纠纷的破坏力减至最低程度,也对于组织内部的负面因素起着制衡作用。
简单地说,“自动更新”就是在位已久的领袖要有所醒觉,在适当的时候自动自发地提掖后进,退位让贤,这样整个组织才会源源不绝地注入新血,组织才会更加壮大。这种组织变革的方式,首先要求领袖拥有高度的政治道德,是温和、循序渐进的,与儒家强调尊老敬贤、注重和谐稳定的中庸精神是不谋而合的,与那种一味重用资历浅的“童子军”,对资深或才能出众者进行排挤、围堵、边缘化,逼其出走跳槽的“斗争型”组织而言,在组织文化的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于相对保守、人员众多、结构庞大的组织,尤其是像马华公会这样的一个大政党而言,“自动更新”的概念是改革和稳定之间的一个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