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很多欧美财经商学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纳入道德领导、企业伦理、社会责任等课程,增强商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色,减少重功利轻道德的MBA学生在工商界兴风作浪,危害全球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运作。
CEO从政曾经巍为时尚。韩国的李明博曾是现代集团CEO,他在首尔市长任内的亮丽政绩使他成功当上总统。他在其自传《总经理治国》说过:“在公益与私利之间,应该确实掌握问题的核心,并找出折中之道。另外,必须立场前后一致且不断游说反对

但李明博却犯上了CEO的通病:凡事从数字的角度切入,眼睛只盯着价钱和利润,忽略其他的政治因素,结果酿成了进口美国牛肉的执政危机,民意支持度锐挫。如果他是企业CEO,进口美国牛肉当然最符合经济效益,也是最理性的选择,但他作为一国之首,政治上绝不能小看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反扑。
我国首相署部长伊德里斯曾担任马航CEO,他成功将马航转亏为盈的事迹被工商界传为佳话。他入阁主持政府转型计划后,发表语惊四座的言论:如果不削减补贴,国家将在2019年破产。结果其“破产论”

最近雪州大臣卡立遭到同僚“逼宫”。据报道,曾担任政府关联公司CEO的他因为坚持“党政分家”,以CEO作风治理雪州,引起党内部分人士不满。公正党在乌雪补选败阵后,马来票的流失激化了反卡立的情绪,认为其薄弱的政治公关和差劲的文宣迟早会断送州政权,后来就达致州主席换人、州政府机关安插更多党工以执行文宣工作和选举操盘的协议。由此可见,CEO受过的训练和思维方式未必适用于政治,做生意和搞政治是不同的。

一味照搬CEO经营企业的手法来治国,而忽略政治协调的重要性,随时会弄得焦头烂额。在这个年代,CEO从政不但要有视野、愿景和执行力,更要有政治家的说服力。总之,全方位的思考才能在残酷的政坛中生存。
星洲日报/言路‧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