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7

分散风险抑集中兵力?

(2007年2月4日刊于南洋商报<<大事小谈>>专栏)


巴都达南州议席补选刚落幕,许多评论已经在第一时间出炉,大多数评论不是围绕在狂胜的国阵候选人身上,而是在分析独立候选人黄志彭获得的419张选票和另外的385张废票究竟来自何方,其中华人集中的积罗新村的票箱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可见华人的投票动向,仍牵动着我国华社的敏感神经线。

华裔在各届大选的投票取向,一般取决于政治大气候,那就是所谓的“国阵风”或“反风”,甚至还出现一种叫“钟摆定律“的论调,那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华人票就会反去另一边的说法。每一次补选都是全国大选前的温度计,难怪各华基政党都很在乎华人区的票箱成绩。

华人被友族视为经济民族,善于经商,在商业投资时尤其喜欢“别把全部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分散风险”策略。全国大选时,部分华人选民出现“州投国阵,国投反对党”的现象,就是上述思维的产物。若说这些华裔同胞要求太高也不为过,既要华基执政党在州议会处理切身的民生事务,又要华基反对党到国会喊出心声。

这种“分散风险”的策略适用于商业投资,但关系到民族权益的大是大非时,军事学所推崇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才是上策。孙子兵法强调以兵力集中之势, 战胜兵力分散之敌,中国古代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就是根据这种军事思想的指导原则才能做到。在我国的政治现实情况下,种族之间的博弈本质与残酷的战场是不妄多让的,在马来人选票集中于巫统之际,而华人却把选票“分散投资”在几个主要的华基政党,这不是犯了兵家大忌又是什么?

华人选民也有“集中兵力”的时候,如1986年及1990年的大选,但这是在情绪化的情况下作出的抉择,当时大部分华人票集中在反对党,华基执政党惨到要靠马来票过关,难怪当时有人评论是“马来人在朝,华人在野”。结果又如何?巫统因马来人的选票集中而稳如泰山,华人除了在朝力量被削弱之外,还是没有突破这种困境。这种“集中兵力”无关策略应用,完全是赌徒式的“孤注一掷”,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笔者认为,马来人的政治醒觉度远超国内的其他族群,他们把一切的政治力量都献给巫统,使到巫统的政治实力空前强大。马来人至今仍秉持着“巫人即巫统,巫统即巫人”的政治观念,使到巫统继续发挥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主导整个国家的发展。在关键时刻,当马来人感受族群权益受到威胁时,他们仍然会义无反顾地重投巫统的旗帜之下,这可从最近两届的大选成绩看出来,1999年正值回教党势力膨胀之际,加上安华的“烈火莫熄”效应,马来选票几乎流失一半,但到了2004年,只要“保护马来人”的大旗被抬出来,马来选票就大量回流。再追溯久远一点的大选成绩,如1969年与1974年,都可以看到这种“规律”的存在。

但是,华人的政治力量却自我分散,完全不能和巫统相提并论。自从1969年以后,华人的政治力量就被分散在马华、民政和行动党三股势力,这是难以否认的政治现实。即使吹起“国阵风“时,华基执政党固然能拿到较多票,但华基反对党还是有能力瓜分部分华人选票;吹起“反风”时,华人则往往会毫不留情地抛弃华基执政党。政治是最现实的数字游戏,谁拿到的议席多,谁讲话的份量就更大。华人要讲话更大声,首先要团结,但这种论调唱了几十年,还是在原地踏步。

诚然,马来西亚华人今日的政治处境是困窘的,但还没到绝望的地步。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好,种族政治仍然大行其道,华人政治思潮变得再快都好,只要马来族群没有跟进,一切都免谈。在华人人口比例越趋降低之际,再分散力量无异于自取灭亡,要集中兵力于在朝还是在野?胥视华人的政治醒觉是否提升到理性判断的层次。